编者按:12月15日,省教育厅举办第八期全省教育装备管理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教育数字化战略为牵引,提升教育装备管理人员准确把握教育政策,服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能力。连云港市教育局应邀作区域教育装备管理与特色经验交流。现将交流材料予以发布,供全省教育装备系统学习参考。
近年来,连云港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教育装备中心的指导下,以推动教育“四个一流”发展为抓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开展教育装备各项工作,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征程中讲好连云港市“高质发展、后发先至”教育装备故事,贡献连云港教育装备力量,助力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突出目标引领,完善教育装备管理机制
一是接续强化教育装备工作领导。深入贯彻连云港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落实教育装备工作主体责任,构建教育装备发展新格局,深化以应用为导向的教育装备“建、配、管、用、研、培”实践研究和业务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构建高质量的教育技术装备体系,实现教育技术装备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二是持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抽查工作。在教育领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前置开展市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同时配合省教育装备中心开展对全省中小学图书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确保规范化开展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等的监管,及时公布抽查结果,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复查,推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抽查结果录入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
三是加强教育装备全域数字化建设。依托连云港市教育大数据平台,以教育装备全流程管理为目标,建设装备大数据系统,规划教育装备标准体系,助力全市教育装备优质均衡发展。连云港教育装备管理平台从项目采购计划编制、履约验收、维保服务、资产监管、数据分析五个模块抓实教育装备全流程管理。通过从项目采购、履约监管、服务质量、使用效益等维度,生成了“装备资产”和“财政固定资产”两类标准资产库,沉淀出优秀的装备品牌和服务企业,并利用可视化分析技术生成专业分析报告,提高用户的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的效率与质量,实现教育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二、聚焦质量提升,不断夯实教育装备工作基础
一是深入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创新搭建覆盖全市学校图书馆的大数据智能化管理平台。通过对各县区学校图书馆藏书数据、比例、借阅率、流通率等数据建模挖掘,实现高效的数据分析,更加准确地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为图书采购、投放等管理工作提供精准指导,促进图书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依据图书管理平台,按省图书清查专项行动要求,科学、有序推进图书专项清理行动。积极推进校园开放式图书馆、电子图书系统、智能图书借阅柜、“智慧朗读亭”建设,真正将读者需求放在第一位,创设一个有效的开放阅读环境,为广大师生提供全媒体、沉浸式、交互式阅读体验,激发读者的阅读热情,引导孩子在课余时间去享受阅读的乐趣,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二是切实改善全市中小学照明环境。深入调研全市中小学照明条件,完成对中小学校教室照明情况的全面排查,梳理分析教室照明改造、管理维护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情况,制定工作台帐。严格按照省级技术标准实施,规范教室照明改造灯具设备采购程序,加强施工过程监督与管理。聘请省级专业质检机构对灯具和教室光环境进行抽检,将每间教室照明灯具整体纳入装备管理系统,实施二维码精细化管理,通过扫码精确定位到中标单位、施工单位、维保人员及凯发k8国际首页登录的联系方式、质保期限等,同时实施对安装及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为保护学生视力构筑温馨环境。
三是积极开展中小学自制教具展评活动。调动广大教师设计制作教具和开发探索性试验的积极性、创造性,鼓励学生参与自制教具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按照省教育装备工作要求,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强化评选活动专家遴选工作。通过“展评培训”的方式,组织市级评审,对全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的优秀作品进行指导,确保作品质量。
三、赋能培训指导,持续提升实验教学工作水平
一是不断强化中小学实验室管理。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制,构建云、管、端实验室突发事件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市、区、校三级联动管理。通过实验室烟感探测器采集实验室火灾烟雾情况,实验室突发事件演练应急联网报警系统主机和分机应能通过无线方式接受烟感探测器的警报信号,触发“发生火灾”警报提示,并上传到突发事件接警云平台,完成警情定位,实现电脑客户端、手机app软件、微信端的多端提醒,及时高效处置实验室安全事件。
二是持续关注危化品管理工作。积极采用物联技术,实现危化品精准管控。通过搭建危化品管理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模式,对危化品进行全流程管控,实现危化品全生命周期可视化。1.过程管理智能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视频监控、智能试剂柜、天平、电子标签等进行结合,将人及物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化管理。2.领用过程规范化。系统对整个流程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控,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刷卡或传统开柜相结合方式,确保“双人验收、双人使用、双人领取”制度的严格执行。3.审批操作移动化。系统支持移动终端应用,与电脑端数据同步,管理者可以通过移动端进行在线审批,实现本质安全的目标。4.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每瓶试剂进行赋码,利用电子天平的称重数据直接对接录入系统,精确管控到每一瓶试剂的流转,每次使用量,减少浪费提高利用。5.大数据管控到位。通过大数据看板准确了解危化品分布、实时存量、存储状态、存贮位置、责任人等信息,通过平台对超期、超量危化品进行及时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处置预警。
通过“学校自查县区抽查市级暗访”等形式,开展中小学实验室危化品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隐患录入系统,及时了解各校自查的安全漏洞和不足,针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及时强化管理。实验室及危化品平台建设真正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精准、高效、安全管理。
三是全面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积极开展实验培训,不断提升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中小学生创新实验能力。利用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从仪器配备到实验教学应用,从实验教学到专用教室教学应用的所有管理过程中产生的伴随式数据和填报的基本数据,进行科学采集、挖掘、整理和分析,利用云技术建立大数据模型进行处理,以可视化方式呈现给各级教育主管领导和业务管理职能部门,为日常工作和决策提供参考。对仪器使用和实验教学的过程化管理,研判教师对仪器和实验室(专用室)的使用情况;对实验课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实际开出率,确保实验课开齐开足。
四、坚持创新驱动,促进教育信息化与装备融合发展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装备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装备效益的发挥程度,决定装备资源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水平高低。建设一个全覆盖、功能齐全、实用高效,并能满足管理和应用需要的装备平台,对推动教育装备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应用常态化,加快实现教育装备信息化意义重大。为有效推进教育装备信息化建设,我们全面启动连云港教育大数据平台三期工程。
一是拓展教育管理应用模块,整合汇聚全市各类数据资源,为教育管理及教学提供信息化保障。我们分批逐步建设的连云港市校园疫情防控平台,汇聚了全市所有学生、教职工及共同居住人信息,同时与市政务中心、卫健委大数据关联,打通了疫苗接种、核酸采样码、核酸检测结果、苏康码等信息,为连云港市校园疫情防控给予精准数据支撑。
二是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多级资源共享机制,组织学科带头人和港城名师提供在线教学服务,采用“教师讲解多媒体大屏”形式,最大限度还原课堂教学真实场景。借助连云港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优质资源推广应用,提高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提升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在近三年疫情期间为全市学生提供覆盖全市各学段学科课程近3000节,访问量达4000余万人次。为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提供了稳定的平台,为疫情下的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搭建教师大数据管理平台,分层开展全市教育行政管理和系统管理人员专题培训,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推广和应用大数据平台。连云港市教育大数据平台当中创新开拓了教师线上研修应用,建设以人工智能为基础,涵盖全市教师基本信息、履历、奖惩、参训情况等信息的教师大数据平台,让教师阶段内专业发展的过程痕迹随时可视,为教师考核与评价的客观、科学提供有效参考。对全市教育管理者及教师实施数字画像分析、智能筛查,根据分析筛查的教师薄弱环节、急需学习的技能,进而分析评测教师学习与发展需求,实现对个体教师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精准培训。
四是不断发挥智慧校园引领示范效应。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教育装备工作优质均衡发展。截至日前,全市90%的中小学成功创建省智慧校园,“三通两平台”覆盖率达100%。组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手”大赛活动,定期开展“网络名师工作室”系列活动、新媒体新技术在课堂中有效应用示范课展示研讨活动,提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
教育装备是教育优质高位均衡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是教育公平发展的“核动力”,连云港市教育装备系统将继续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连云港教育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